close

鹿耳門 天后宮
台南行的第二天,我們先到安平樹屋及綠色隧道
吃過中飯再到鹿耳門天后宮

天后宮約一年前來過一次,因路徑不熟,走了許多冤枉路
這次學乖了,跟著導航走,非常順利的到達目的地
鹿耳門天后宮占地寬廣,小型車可停在廟埕前
民國
66年天后宮改建採『殿堂式』回字型格局配置
由三川殿、後殿及左右廂房將正殿圍繞於中央
,再以兩條廊道由三川殿連接至正殿
,正殿立於抬高九階的台基之上

,被拱於眾建築群的中心,顯示出宏偉的氣勢
天后宮建物屋脊沿襲閩南屋頂形式
各殿均為歇山重簷西施脊飾燕尾繁複精巧裝飾

屋脊用了許多以剪黏的方式讓各種雕飾更形出色

鹿耳門--1643.jpg



鹿耳門--1662.jpg



鹿耳門--1665.jpg



鹿耳門--1661.jpg



鹿耳門--1666.jpg



鹿耳門--1646.jpg



鹿耳門--1831.jpg



鹿耳門--1772.jpg

台灣西南沿海北起八掌溪,南迄二層行溪一帶
是台灣最早墾殖的一個地區

這一帶從明末清初漢人移墾以來,迄今已300餘年
清朝初年,這一帶絕大部份是水面

北面是倒風內海,南面是台江內海,外有沙線環繞
中間由一半島地形隔開

300多年來滄海桑田,變化極大,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漸次消失
「鹿耳門」是古老台江內海的首要軍事、經貿大港
是1661年鄭成功登陸台灣、打敗荷蘭人
改變台灣歷史與台灣命運的第一現場

因此,鹿耳門在全球與台灣的近代史中,確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
中外史家所稱頌的台灣之門、全台門戶、台郡咽喉
台灣八景、台邑六景、府城天險、府城三郊海上舞台....等美譽

鹿耳門--1795.jpg



鹿耳門--1816.jpg



鹿耳門--1806.jpg



鹿耳門--1801.jpg



鹿耳門--1758.jpg



鹿耳門--1760.jpg



鹿耳門--1747.jpg
  
鹿耳門北汕尾島的聚落就只有島嶼北邊的媽祖宮村,及南邊的四草庄
目前仍然保持小小漁村與鹽舍之部落型態,主要依賴近海養殖維生
如在鹿耳門溪口沿海與鹹水漁塭養殖牡蠣、草蝦、虱目魚等水產
國姓爺收復台灣,有感於媽祖的冥默福應,才能一步步克敵致勝
當日就在最初登岸處北汕尾嶼搭建媽祖廟供軍民膜拜
將隨艦的媽祖神尊請奉於此鎮駐,此即「鹿耳門天后宮」的前身
西元1719年(清•康熙58年),朝廷百官集資擴建天后宮
民國66年,斥資新台幣二億餘元,重新擴建成今日所見巍峨之廟貌

顯宮與鹿耳兩里居民,素來信仰媽祖、崇拜鄭成功
以鹿耳門天后宮為宗教、文化、政治、社教活動中心
與全國各地一千餘尊媽祖神明結為「媽祖金蘭姊妹會」
每年至鹿耳門天后宮朝聖的香客逾百萬人次



鹿耳門--1756.jpg



鹿耳門--1752.jpg



鹿耳門--1798--01.jpg



鹿耳門--1825.jpg



鹿耳門--1779.jpg



鹿耳門--1786.jpg



鹿耳門--1777--01.jpg
 



 (本文照片 2014 / 05 / 31 拍攝於鹿耳門天后宮 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您矚目 的頭像
    您矚目

    您矚目的逸園農莊

    您矚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7) 人氣()